牢记嘱托 皖美答卷|“王家坝精神”在心间-ag凯发k8国际

牢记嘱托 皖美答卷|“王家坝精神”在心间
2023-08-21 来源:     作者:本报见习记者 胡潇 分享

牢记嘱托 皖美答卷|“王家坝精神”在心间

牢记嘱托 皖美答卷|“王家坝精神”在心间


  蒙洼蓄洪区位于阜南、两县境内,是流域设立的第一座行蓄洪区。


 

       王家坝抗洪纪念馆内参观的人络绎不绝


蓄洪后的蒙洼 (资料图)


安徽省总工会慰问蒙洼群众



传承王家坝精神,绽放新时代光辉


王家坝闸号称千里淮河第一闸是淮河防汛的“晴雨表”,是淮河汛情的“风向标”。2020年8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赴安徽考察,首站就来到王家坝闸,察看淮河水情。沿着习近平总书记的足迹,今年8月15日,记者再次来到王家坝,在王家坝抗洪纪念馆,追寻舍小家、为大家的抗洪记忆,探寻“王家坝精神”更深层次的内涵。

王家坝抗洪纪念馆是一座浅灰色两层建筑位于淮河北岸王家坝闸东侧约100米处。进入馆内,如同打开一部淮河抗洪救灾历史画卷,首先映入记者眼帘的是“一定要把淮河修好”几个大字蜿蜒曲折的“淮河地图”

淮河起源于河南南阳桐柏山,跨豫、鄂、皖、苏、鲁5省、40个市,流域面积27万平方公里。上世纪50年代,毛泽东主席发出“一定要把淮河修好”的伟大号召,国家制定了“蓄泄兼筹”治淮方针,在淮河上中游结合部蒙河洼地建设淮河中游第一座蓄洪区——蒙洼蓄洪区。

漫步在纪念馆中,一座座逼真的立体雕塑,一张张满是记忆的旧报纸、旧图片,一件件充满年代感的老物件,无声诉说着一场场生与死、公与私的严峻考验……

1951年冬,蒙洼圈堤工程开建;19531月,王家坝闸动工兴建;1953年后,按照人均18平方米的标准,蒙洼蓄洪区建设了69座庄台……随后数十年间,王家坝闸水利枢纽建成,蓄洪区群众居住、交通、用水等问题陆续解决,蒙洼蓄洪区人民的生活得到持续改善。

20207月,淮河流域普降大到暴雨,干流水位持续上涨。为缓解淮河上游防洪压力、保障下游城市安全,720日,阜南县王家坝闸时隔13年再次开闸,向蒙洼蓄洪区分洪。一时间,舍小家、为大家的“王家坝精神”广受点赞。

王家坝精神是舍小家、为大家的顾全大局精神,是不畏艰险、不怕困难的自强不息精神,是军民团结、干群同心的同舟共济精神,是尊重规律、综合防治的科学治水精神。

总有一种精神令人感动,总有一种情怀使人敬仰,总有一种力量催人奋进。颍淮大地上,满载家国情怀的王家坝抗洪纪念馆见证着王家坝的精神丰碑!


编辑:胡潇

新闻图集
热点排行榜
公众号
扫码关注  手机浏览

相关新闻
网站地图